【典型示范展播(一)】包头昆区:创新工作法激活社工站效能 民政服务直达群众“心坎上”

发文时间: 2025-11-17 资料来源: 昆区民政局

近年来,包头市民政局以服务平台一体化、服务运营规范化、服务内容清单化、服务资金集聚化、服务项目品牌化“五化”措施为抓手,全面推进社工站建设,实现全市85个社工站全覆盖。通过打造示范站点,整合资源推动“三张清单”精准对接,聚焦社会救助、养老服务等重点领域,提供“精准滴灌”式服务,有效提升基层民政服务能力与群众幸福感,为全市社工站规范化、专业化运营树立了标杆。

昆区:创新工作法激活社工站效能 民政服务直达群众“心坎上”

“以前办事要跑好几个地方,现在社工站一站式就能搞定,有啥困难社工也能上门帮忙,太贴心了!”家住包头昆区友谊小区的居民王阿姨的感慨,道出了当地群众对社工站服务的认可。近年来,昆区创新实施“5+4+3”工作法,全力打造一站式社工站服务新标杆,让民政服务从“窗口”延伸到“门口”,把温暖送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。


在昆区,“五化引领”为社工站建设筑牢根基:服务平台一体化打破部门壁垒,整合民政、政府、社会三方资源实现信息共享,居民无需多跑路就能获取多元服务;服务运营规范化构建起“民政+街道+社工+居民”四方联动机制,通过制定标准流程、量化考核指标,确保每一项服务都科学精准;服务内容清单化明确民政服务事项与标准,让群众对可享受的服务一目了然;服务资金集聚化统筹各类资金,为服务开展提供坚实保障;服务项目品牌化培育出5个特色项目,不断提升社工服务的影响力和覆盖面。在此基础上,“4型服务”精准对接不同群体需求:基础兜底型服务为困难群众送去生活物资,能力增强型服务通过技能培训提升群众就业竞争力,社会融入型服务以社区活动拉近邻里距离,潜能激发型服务培育志愿者队伍壮大服务力量,全方位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。最终以“3提升目标”锚定服务提质方向:提升树立服务标杆,提升资源整合效能,实现多方力量精准对接需求;提升服务领域广度,将民政服务拓展至健康医疗、法律咨询等全场景;提升服务对象精准度,为弱势群体建立个性化档案并提供“一人一档”定制化服务。


具体服务中,社工站的“精准滴灌”让民政温度触手可及。针对老年群体,各街镇社工站在重阳节期间开展系列暖心活动:少先路街道社工站组织包饺子活动,不仅让居民在协作中增进感情,更通过“两代表、一委员”现场办公,及时回应解决楼顶漏水、暖气不热等民生难题,后续还将热饺子送到独居老人家中,用细节传递关怀;林荫路街道社工站的艾草锤DIY活动,既教会老人们实用的养生技能,又让大家在互动中感受传统文化魅力,活动后不少老人拿着自己制作的艾草锤,连连称赞“这样的活动既有趣又有用”;黄河西路街道社工站则将文艺展演与政策宣传相结合,在为老人送上文化盛宴的同时,细致讲解养老、医保等政策,让老人足不出社区就能了解惠民信息。此外,针对困难群众,社工站主动上门排查需求,建立专属档案,提供物资帮扶、政策对接等一站式服务;针对社区治理难题,社工组织志愿者开展环境整治、矛盾调解等工作,推动形成“人人参与、共建共享”的社区氛围。


自运行以来,昆区15个社工站已累计服务居民7.2万人次。下一步,昆区将持续深化社工站建设,强化指导协同,创新服务项目,让基层民政服务真正成为群众信赖的“贴心人”、社区治理的“好帮手”。

字体

打印
关闭
收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