福利院里的师者仁心

发文时间: 2025-09-11 资料来源: 包头市社会福利院

金秋送爽,师恩润泽。9月10日,在第41个教师节来临之际,包头市社会福利院(包头市孤残儿童特殊教育学校)开展了教师节活动,为在校孤残儿童的心灵播撒温暖与希望的种子。

活动现场,伴随着雄壮的《义勇军进行曲》,学生升旗队护送五星红旗冉冉升起,在飘扬的五星红旗下,师生代表进行国旗下演讲,坚守多年的特教教师用温柔而坚定的声音表达了对孤残儿童的深情,孩子们则用质朴的话语表达了对老师深深的感恩,在场师生无不动容。为了向辛勤付出的教师们表达敬意,福利院还精心为他们准备了甜蜜的蛋糕与礼物,孩子们送上亲手制作的“爱心贺卡”和“毛球花束”,歪歪扭扭的字迹与大小不一的花瓣藏着孩子们最纯粹的心意,让在场的老师们眼眶发热。此次活动不仅让特教教师的坚守得到礼赞,更让特殊儿童心中播下了感恩的种子,展现了学校多元化教育的显著成果。

近年来,包头市社会福利院(包头市孤残儿童特殊教育学校)积极探索个别化特殊教育发展路径,秉持“以爱为基、以特为翼、让每个生命都闪光”的教育理念为指引,为特殊儿童构筑起温暖且专业的成长港湾。在教学体系搭建上,学校实行九年一贯制教学,精准匹配不同年龄段、不同障碍类型儿童的需求开设班级,设有9个培智班、3个幼儿班、1个孤独症示范班及2个走读班,更开创性创办全市首家特殊教育学校学前部,填补了当地特殊儿童学前教育的空白,让特殊儿童的教育从幼年阶段便有了专业保障。同时,针对大龄青年的发展需求,学校延伸开展职业技能教育,开设手工串珠、艺术毯编织、冰箱贴制作等实用课程,帮助他们掌握一技之长,为未来融入社会打下基础。

教育过程中,学校不仅注重文化知识的传授,更将生活技能培养与心理关怀贯穿始终。通过为每个孩子量身定制“个性化教育方案”,结合“科技+艺术”特色课程、系统性体能训练,以及“爱国爱党爱福利院”主题活动,全方位搭建成长阶梯:科技课程帮助孩子接触前沿知识,艺术课程激发创造力与表达欲,体能训练增强身体素质,主题活动则培育孩子的家国情怀与归属感。

这份教育事业的推进,离不开每一位特殊教师的坚守与付出。他们主动“啃硬骨头”,不局限于课本里的标准答案,而是将“很难”的教学目标拆成“慢慢来”的上千次重复,把孩子“听不懂”的困惑换成“我再讲一遍”的耐心引导。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,他们的工作却始终与时间赛跑:教孤独症孩子认清第一个汉字,陪伴脑瘫孩子握稳第一支画笔,等待智力障碍孩子清晰说出第一句“老师好”。正是这些“看不见的难”,一点点打开了特殊儿童不一样的小世界,帮助他们扩宽视野、增长见识、建立自信、激发潜能,一步步走向更广阔的社会,让每个生命都能绽放属于自己的光芒。

面向未来,福利院将持续深化特殊教育水平,为孤残儿童搭建更适合的成长平台,用专业与爱为孤残儿童撑起一片蓝天,助力他们一步步靠近属于自己的那片“星光”,让每个生命都能绽放独特光芒。


字体

打印
关闭
收藏